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2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608篇
电工技术   89篇
综合类   482篇
化学工业   16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20篇
矿业工程   298篇
能源动力   203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681篇
石油天然气   559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58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61.
博乐盆地油气勘探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急需对其含油气远景进行系统分析。采用野外踏勘、地化分析、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博乐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博乐盆地主要发育三套烃源岩,其中二叠系为主力烃源层系;盆地发育5套储盖组合,石炭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和古近系河流相砂岩为有利储层;构造圈闭主要受逆冲断裂控制,精河坳陷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62.
利用三维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对泰国呵叻盆地H区块二叠系-三叠系构造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H区块主要经历了印支Ⅰ期强烈拉张裂陷、印支Ⅱ期回返拉张以及喜山期热沉降三个发育期;区块内存在四个明显的不整合面,目的层主要包括三叠系与二叠系、中三叠统与下三叠统不整合。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下三叠统三个构造层。构造单元分为南部斜坡、北部断裂两个构造带,区内断裂发育,主要为张性断裂,走向主要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在剖面上存在"倒梳状"、"Y"字型、反"Y"字型以及"X"型等多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63.
随着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侏罗系油藏的规模开发,侏罗系油藏优质储量得到不断动用,而侏罗系低阻油藏成藏隐蔽,勘探开发经验少,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日趋突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Z区延9油藏为典型的低阻油藏,分析表明,孔隙结构复杂、微孔率高、微孔隙中存在束缚水是导致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地层水矿化度高也降低了油层电阻率;对比分析了测井曲线形态法、砂层顶构造对比法、侵入因子与声波时差交会图版法、快速色谱录井识别等识别低阻油层方法,并提出了该区有利建产目标。  相似文献   
64.
为了深入探查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白157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储层内部构型进行深入分析,阐明了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要素的类型和特点,对单一砂体边界具有4种识别方法,提出了垂向和侧向上构型要素的叠置模式,在垂向上主要分为侵蚀冲刷型、叠置相望型和孤立型,在侧向上可分为侧向相切型和侧向相隔型两种。不同构型要素剩余油富集不同,反韵律河口坝砂体具有上、中、下三种剩余油富集模式,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剩余油一般集中在中上部。  相似文献   
65.
液相欠平衡钻井井底欠压值的确立和控制直接决定着钻井的成败。目前钻井行业井底欠压值确立方法一般基于现场经验,误差较大,在现场应用时,其控制调节缺乏理论依据。欠压值过大,易导致井壁失稳,出现井控风险及速敏、应力敏感等储层伤害问题;欠压值过小,易导致钻井液进入储层,无法实现有效保护储层及提高机械钻速的目的。为此,利用井眼力学稳定及井控风险分析确定欠压值上限,利用储层毛细管力确立欠压值下限,建立液相欠平衡钻井合理欠压值设计新方法,并结合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X井现场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此欠压值设计新方法能够为欠平衡钻井现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避免了单纯依靠经验值确立欠平衡钻井欠压值导致的钻井事故或储层保护效果不好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格局与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基于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在明确地层充填序列及建立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潜力。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背景下,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塔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两者中间夹持EW走向的弧后裂谷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和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充填巨厚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包括冰碛岩,发育深海、浅海、滨海环境和三角洲、冰海过渡性环境。早南华世—晚震旦世,北部裂谷盆地总体由深海演化至滨浅海环境,岩性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变。根据野外烃源岩和生产数据认为,塔里木北部具有烃源岩和储层形成的良好条件,新元古界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7.
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及油气勘探启示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任荣  管树巍  吴林  朱光有 《石油学报》2017,38(3):255-266
综合航磁、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的表层构造、沉积、分布特征及深层动力学机制,揭示了裂谷盆地演化及其对寒武纪早期沉积盆地和深层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塔里木南部裂谷盆地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早期超级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开启于南华纪早期(约780 Ma),表现为深入塔里木盆地内部的NE向坳拉槽,而北部裂谷是泛罗迪尼亚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弧后裂谷盆地,开启于南华纪后期(约740 Ma),呈近EW向狭长带状横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弧后裂谷盆地与东亚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十分相似,均显示向洋迁移的演化特征,但塔里木裂谷盆地从早期的断陷-拗陷最终演化成被动陆缘。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不仅决定同裂谷期烃源岩的分布,更控制早寒武世沉积盆地的发育,使得后者"向前相似",在现今塔北隆起与中央隆起带之间很可能发育近EW向展布的南华系—震旦系同裂谷期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后裂谷期烃源岩。  相似文献   
68.
克拉通盆地微古地貌恢复的构造趋势面转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算克拉通盆地弱构造变形区海相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趋势面转换的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方法。方法假设克拉通盆地的多阶段升降或扭转构造运动表现为构造趋势面的变动,但该变动并没有改变局部古高地与其周围地形的拟构造幅度。该方法的技术流程为,首先利用现今构造图及其趋势面求得拟构造幅度;然后将地层剥蚀线的平均走向近似于沉积期构造趋势面的走向,求得沉积期构造趋势面倾向;利用将今论古的思想借用现今潮坪相平均坡度作为沉积期构造趋势面的倾角;最后将沉积期构造趋势面与拟构造幅度相加即得沉积期古地形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取心井的岩石学、白云石化类型,可以更好地确定海相沉积体系中各亚相或微相的分布范围。将此方法应用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潮坪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效果表明,研究区构造趋势面由NW—SE倾向变动到NE—SW倾向,其并没有改变沉积期局部古地貌与其周围地形的相对高低关系,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刻画出潮坪相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沉积期水下微幅度古地貌隆起部位是控制该区潮坪相碳酸盐岩颗粒滩分布的关键因素,颗粒滩又是后期白云石化并发育为优质储层最有利的微相。因此,在准确刻画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高产气井。该方法可以为其他克拉通盆地弱构造变形区沉积期古地貌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in the Gucheng area are the potential replacement zon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However, its sedimentary sequence has been less studied, which restricts the progres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yclic changes of the carbon isotope value, together with the analysis of logging curves and well-seismic calibration,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strata were divided into 4 third-order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six types of microfacies (i.e. calcsparite cemented grain limestone, algal-cemented calcarenite, packstone, micrite limestone, medium-coarse crystalline dirty dolomite, and fine powder crystal dolomite) identified under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in sections,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law of sedimentary systems in the sequence wer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First, the platform margin–semi-restricted platform and platform margin–open platform sedimentary systems developed in this area. Both OSQ1 and OSQ2 are predominantly sea-level falling half-cycle sequences, and platform margin limestone and semi-restricted platform dolomite are dominant. Second, OSQ3 is predominantly sea-level rising half-cycle sequence. In the early stage of sea-level rising, platform margin–semi-restricted platform developed, and later platform margin-open platform developed. Third, OSQ4 is composed of sea-level rising half cycle and platform margin–open platform limestone develop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ea-level rising/falling cycle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sequences in this area. In the sea-level falling stage, semi-restricted platform best developed in OSQ1 and OSQ2, recording as the main horiz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lomite.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